徽风新闻
安徽徽风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民事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的比较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11-14
点击:1677
安徽徽风律师事务所民事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的比较
(一)概念比较: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职权、经济职责、经济利益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二)构成要素比较: 经济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的。 1、主体比较: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公民和法人等。实践中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组织体或非法人组织被视为民事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关系,拥有经济职权或经济权利,
承担经济职责或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担当者,能够以自己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能够独立地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经济法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资格或能力。只有具有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a、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b、经济活动主体:这类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 c、此外,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
2、客体比较、 (1)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民事主体得以结成相互关系的利益对象。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之所依,是主体交往的基石和利益所在。故没有客体,便无从发生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可分为 :a.物,是能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民法上的物虽具有物理属性,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 b.行为,是指能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活动,包括完成一定工作成果的行动和提供劳务或服务,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c.智力成果,是人脑
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商标等。d.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 (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以下几类:a、财物,是指可以为经济法主体控制、支配的,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物品,以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和货币衍生物有价证券。b、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行为。它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工作行为;提供劳务行为。c、智力成果,是经济法主体运用知识和智力所作出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创造性成果,如专利、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注册商标、生产经营标记等。
3、内容比较: (1)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权利和义务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权利的内容是通过相应的义务来表现的,义务的内容是由相应的权利来限定的。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职权、经济
职责、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 经济职权是国家机构依法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有的一种具有命令与服从性质的权利,包括经济立法权、经济执法权、经济司法权、准经济司法权等。经济职责是国家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为或不能为一定行为的责任。经济权利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可以为或不为、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权、经营管理权、自主经营权、承包经营权、经济请求权、申述举报和起诉权。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一方为满足另一方的要求必须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穷尽一切法律手段,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徽风所的执业理念;“崇法、有为、包容、担当”是徽风所的所训。加强学习、做学习型律师,注重发挥集体智慧,讲求团结协作精神,以自身雄厚的实力,以实行专业分工和团队合作的执业模式,安徽徽风律师事务所正朝着建设专业化、品牌化的一流律师事务所迈进!◆公司法律业务◆金融、保险、投资业务◆刑事、民事、商事、行政法律业务◆房地产、建设工程法律业务◆知识产权、涉外法律业务
徽风所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412号科技商办楼四楼。电话:0562-2838352;0562-2830852更多法律知识请到安徽徽风律师事务所网站查看详情(http://www.ahhfls.com)
下一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有十大看点